您可上网在 Youtube 上查找一套非常全面的针对不同情景的动画,其中包括对行人交通的建模:http://www.youtube.com/watch?v=8SmRBTJ-jeU。
动画可视化展现原理,即 Vissim 中的仿真行人如何在考虑最低出行时间和其它行人和障碍物沿道路行驶。动画还用几何形式展现方法动态势能。将选择路径最短的行人与选择距离最短的行人比较(01:42 时开始)。
行人试图和车辆驾驶员一样,将达到目的地的出行时间降至最低。在一些情况下,该期望可以满足其它所有方面的要求。此外,不能正确得出时间最短路径的期望方向。
关于方法详情,请参见 Advances in Complex Systems 中的章节:
http://dx.doi.org/10.1142/S0219525911003281
arXiv 时可用:
http://arxiv.org/abs/1107.2004
通过以下列表可在视频中查看情景开始的时间点。
|
说明:
|
mm:ss |
说明 |
---|---|
该情况属实:大约 800 位乘客乘坐两列火车,他们同时进入 Internationalen Congress Centrum Berlin (ICC) 火车站南入口。 在模型中使大群行人高效拐向角落,主要采用动态势能的方法。 行人人群较小时,时间最短和距离最短的路径轨迹可同时实现,因为两个路径采用相同曲线。 |
|
此时必须将一大群行人在路径曲线中完全拉出。 因为越难,代表两种方法(左/右)的区别越大。 |
|
在该情景下,两群行人为对流。在相同情景下,使用动态势能不会带来更好的效果。但是还有一种替代的行人行为,只需几秒钟。左侧行为在这些情况下适用:行人离开,短期出现迎面人流,行人路径上的绿色阶段时,相反右侧行为在这些情况下适用:行人必须参与时,状况会持续很久,例如参与公众活动时。 |
|
如果 90° 拐角迎面出现人流,可以更好的重新生产动态势能,使行人在相同情况下更高效的前进并且可以找到适合这种情况的解决方案。但是在行人流量特别大时也会造成拥堵,入左面所示。 |
|
路径拐弯 180° (U-turn)。 |
|
简单的火车站大厅:几个乘客(红色)赶火车,其它几名(绿色)已经下车并朝出口走去,不在大厅停留,相反一些乘客(蓝色)及时赶到大厅并正在上车或候车。(人群很大便于识别,因此可以了解识别方法的效果。)在视频左上方可为绿色和红色行人跟踪距离最短路径。但是由于蓝色人群数量不断上升而被锁定。 视频右上方和下面两个情景已经通过时间最短的路径仿真,但是通过不同的参数值 h。参数 h 的方法可查看上述说明。 在下面两个情景中,红色和绿色行人可以分别影响与轨迹构成相关的行走方向,通过参数 h=0 无法在示例右上方获得。 |
|
这是一种理论模型,在实践中应该注意:虽然看起来分厂清楚并且动态势能相关“最快路径”的使用效率非常精确。 |
|
至今,所有路径决策仍在继续。这样行人可以始终选择到目的地的路径选项。这是首个待分散替代方案的示例。行人必须自己决定是否使用左侧或右侧走廊。针对相同情况,未研发动态势能方法。其它方法更适用。在 Vissim 下使用局部路径。但是这种情况下同样适合动态势能。 |
|
观众台:例如感兴趣的角度是,行人台由以下对象(路段)组成。所以时间最短路径的方向和距离最短的路径的方向不同,差 180°。视屏中的介绍很清楚,行人在绕路时刻节省一些时间。 |
上层主题: